藝術文創
-
瘋皇帝卡利古拉其實懂醫藥?耶魯團隊重審古羅馬醫學傳奇
羅馬帝國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卡利古拉(Caligula),一向以殘暴與瘋狂著稱,然而根據耶魯大學最新跨領域研究,他可能同時具備醫學與藥草學的豐富知識。這項由耶魯大學古藥理學計畫(YAPP)主導的研究,結合民族植物學田野調查...
-
古埃及人類全基因組首度解碼 解開早期族群遷徙與社會面貌
國際科學團隊日前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突破性成果,成功定序一名生活於4500多年前古埃及成年男性的全基因組,為古王國初期的族群流動與生活型態提供關鍵證據。此成果彌補了過去古埃及DNA難以保存、無法進行大規模基...
-
科學家發現黑猩猩流行起「草葉耳飾」潮流
人類喜歡跟隨潮流,動物也不例外!烏特勒支大學與杜倫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尚比亞的奇姆馮希野生動物孤兒院,觀察到一個奇特的黑猩猩流行趨勢:某些黑猩猩竟然開始在耳朵或臀部插上草葉做為「裝飾品」。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時尚」行為,...
-
環保塑膠新突破:具靈活電子特性無氟材料可取代有害塑膠
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環保且不含氟的塑膠,該材料可應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感應器和其他電氣裝置。這種材料被稱為「鐵電高分子」,它的特點是避免使用氟化物——這些氟化化學物質被視為「永恆化學物質」,由於與它們...
-
親密行為有助提升伴侶滿意度 文化差異影響表現
最新發表於《PLOS One》的國際研究顯示,無論是在公共場合或私下展現親密行為(如擁抱、親吻、牽手),都能提升伴侶間的關係滿意度,且這一現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皆有觀察到,但具體展現方式與頻率受到社會與宗教規範的明顯影響。...
-
嬰兒語可能是人類特有的超能力
嬰兒語(baby talk)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現象,指的是照顧者對嬰兒使用特殊語調、節奏與簡化語句的溝通方式。過去許多研究顯示,嬰兒聽到越多這類「兒童取向語言(child-directed speech)」,語言學習成效越...
-
動物文化資料庫揭示跨物種行為傳統,助力保育新思維
動物行為學界近年越來越重視「動物文化」──即動物間透過社會學習所傳承的行為模式,而非僅由基因決定的本能。舉例來說,大象遷徙時經常會移動個體以提升族群多樣性,但有研究發現,不同族群之間的「咕嚕聲」溝通其實存在微妙的「方言」...
-
哈特謝普蘇特雕像損毀新解:儀式性「去活化」多於仇恨
最新發表於《Antiquity》的研究,對古埃及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雕像的損毀成因提出新詮釋。哈特謝普蘇特是古埃及歷史上少數女性法老之一,她在生前治下國力昌盛,但死後傳統觀點認為,她的繼任者兼侄子圖...
-
AI揭曉死海古卷年代比想像更早
古代手稿如死海古卷的年代鑑定,對於思想與文本演變的重建至關重要,然而絕大多數古卷並未標註具體年代。為解決這一難題,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 Dr. Mladen Popović 團隊,結合放射性碳定年(radiocarbo...
-
科學家復原「埃及藍」 揭開五千年人類最古合成顏料多樣配方
埃及藍(Egyptian blue)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合成顏料,至今已有約 5,000 年歷史,卻因古法配方失傳而成為考古與保存領域的難題。這種獨特的鈣-銅矽酸鹽顏料,早在古埃及第四王朝(約西元前 2613-249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