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
猩猩聽到同伴笑聲後變得更樂觀,解開正向情緒的進化根源
過去認為笑聲是人類獨特的社交表達方式,但最新研究發現,倭黑猩猩等非人類靈長類也具有與人類相似的笑聲,這些笑聲可能反映正向情緒與認知機制。印第安納大學研究團隊的實驗首次證明,倭黑猩猩在聽到同伴的笑聲後會表現出更加樂觀的行為...
-
嬰兒語可能是人類特有的超能力
嬰兒語(baby talk)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現象,指的是照顧者對嬰兒使用特殊語調、節奏與簡化語句的溝通方式。過去許多研究顯示,嬰兒聽到越多這類「兒童取向語言(child-directed speech)」,語言學習成效越...
-
哈特謝普蘇特雕像損毀新解:儀式性「去活化」多於仇恨
最新發表於《Antiquity》的研究,對古埃及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雕像的損毀成因提出新詮釋。哈特謝普蘇特是古埃及歷史上少數女性法老之一,她在生前治下國力昌盛,但死後傳統觀點認為,她的繼任者兼侄子圖...
-
新方法驗證白沙國家公園 2 萬年前人類足跡,挑戰傳統理論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團隊最新研究發現,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國家公園(White Sands National Park)發現的人類足跡,經第三種物質——古湖奧特羅(paleolake Otero)的湖泥進行碳定年,結果顯示足跡...
-
最新研究發現哈爾濱化石為丹尼索瓦人,串連中亞與東亞古人類
近日兩項發表於頂尖期刊的新研究指出,長期被認為是新種「龍人」(Homo longi)的哈爾濱頭骨,其實屬於丹尼索瓦人(Denisovan)族群,成為目前已知最完整、體型最大且時代最久遠的丹尼索瓦人標本。該頭骨於1933年...
-
博貢夜蛾能以星空與地磁導航,刷新昆蟲遷徙認知
澳洲博貢夜蛾(Agrotis infusa)的壯觀遷徙不僅規模驚人,導航方式也刷新了動物行為學界對昆蟲感知世界的認知。最新發表於《Nature》的研究,由瑞典隆德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和南澳大學的教授 Eric Warran...
-
古 DNA 解碼美洲狗遷徙 與早期農耕人類同步南下
英國牛津大學團隊最新古 DNA 研究,追溯了狗如何隨著人類農耕社會步步南遷、橫跨美洲大陸。研究發現,歐洲人到來前,美洲中南部的狗(Canis familiaris)均源自單一母系血緣,這一族系在狗最初進入北美後,隨著早期...
-
新種大型裝甲蜥蜴化石於北美出土,揭開白堊紀生態新樣貌
大約七千兩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地球上正是恐龍稱霸陸地的時代,但除了巨大的恐龍之外,科學家近日又在北美洲猶他州南部的階梯大艾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區,找到了一種與恐龍共存的大型奇特蜥蜴化石,命名為「Bolg amondol」。...
-
圖馬特幼狼解密:凍土發現1.4萬年前狼崽,非家犬起源
2011 與 2015 年,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北部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兩隻保存極佳的晚更新世犬科動物幼崽,並稱之為「圖馬特幼犬」。由於牠們出土於被人類屠宰過的猛獁象骨旁,曾被推測為同胎的早期家犬或與人類互動的馴化狼。然而,...
-
滅絕乳齒象證實愛吃水果 失去巨獸加劇南美森林危機
南美洲乳齒象(Notiomastodon platensis)不僅是遠古大地上的龐然巨獸,更是熱帶森林裡重要的「果實快遞員」。長久以來,「新熱帶時代錯置現象」假說(neotropical anachronism hy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