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歇性斷食」真的能減肥—但必須遵守這個原則
間歇性斷食作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減肥方法,主張通過放棄餐食來實現減重。然而,一項新的綜述研究得出結論,單純的飲食限制可能不足以減掉體內的脂肪,至少不是獨自一項就能達到效果的。
來自丹麥南部大學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總結了我們對斷食實踐的現有認識。
多年來收集了大量數據,涵蓋了間歇性斷食對身體影響的多個方面。一個關鍵的結論是,間歇性斷食必須與控制卡路里的攝入相結合,才能看到減重效果。重要的是總卡路里的減少,而不是餐食之間的長時間間隔。
「當你進行間歇性斷食時,基本的原則依然適用,就是我們應該攝入的卡路里要少於我們燃燒的卡路里,如果我們想要減肥的話,」丹麥南部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魯伯特(Philip Ruppert)說:「這意味著間歇性斷食並不意味著你可以無限量地進食。這是基本的生理學,斷食不能改變這一點。」
該綜述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包括間歇性斷食在分子層面上的效果。這些包括為了提供能量而釋放身體儲存的脂肪酸的分解,以及酮體生成(當這種脂肪酸的高速分解導致肝臟產生酮體)。
酮體讓大腦高效率取得能量
該論文還提到了一些人在斷食幾天後獲得的幸福感,這種愉悅感可能是對身體和大腦內正在發生的化學變化的反應。魯伯特自己在斷食時也有過這種體驗。目前科學家們還不確定這種感覺為何會發生,但一種可能是酮體讓大腦獲得了更有效率的能量供應,使其在一個更愉快的狀態下運作。
他說:「在斷食期間,大腦以酮體為食。也許這就是你可能體驗到思維清晰的原因。」
對於間歇性斷食,人們採取了各種不同的方法,有些人選擇一天中的特定幾個小時不吃,有些人則選擇一周中的特定幾天不吃。許多知名公眾人物也遵循這些飲食方案。
研究團隊還指出,除了減重外,斷食還有許多其他健康益處,包括降低血壓。不過,每個人對斷食的反應都不同,如果你考慮減少食物攝入量,很重要的是要先與醫生諮詢。
魯伯特指出:「的確,間歇性斷食有許多健康益處,但斷食本身並不會帶來顯著的減重效果。」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內分泌和代謝趨勢》期刊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Getty Images cc By4.0
圖片來源: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c By4.0
參考論文:
1.Mechanisms of hepatic fatty acid oxidation and ketogenesis during fasting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