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最新研究發現:經常吃優格可能有助降低腸癌風險

近期一項研究指出,經常食用優格可能有助於降低特定型態腸癌的風險,尤其是某些較具侵襲性的結直腸癌。研究團隊分析超過 15 萬名參與者數十年來的健康資料,發現每週吃兩次以上優格者,其罹患特定腸癌的風險較低。該癌症多位於結腸右側,且預後通常較差。

專家認為,此效益與優格中的益生菌調節腸道菌叢有關。腸道菌叢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它不僅協助消化,更影響免疫系統與發炎反應。腸道內菌群失衡可能促使癌症發生,而優格所含的益生菌如嗜酸乳桿菌與嗜熱鏈球菌,有助維持腸道內菌群的平衡,抑制發炎、降低致癌物質濃度,並強化腸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癌症發生機率。

此研究進一步發現,每週至少吃兩次優格者,罹患含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陽性的近端結腸癌風險特別低。這類腸癌通常位於結腸右側,治療難度高,存活率較低。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 3,000 名腸癌患者腫瘤組織中的菌群,證實腫瘤內雙歧桿菌濃度與飲食習慣之間存在明顯關聯。

優格有助維持腸道內菌群平衡

善待你的腸道菌叢,它也會回過頭來保護你。(圖片來源:Science Photo Library/Canva)

除了潛在抗癌效果,優格本身也具多項健康益處:它含有豐富鈣質,有助維護骨密度並預防骨質疏鬆症;研究亦發現定期吃優格與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相關。

專家建議選擇無糖原味優格,避免額外添加糖分。市售希臘優格蛋白質含量較高且含糖量較低,全脂優格則通常加工較少,有較多天然成分。

雖然食用優格並非萬靈丹,但作為均衡飲食與健康生活的一部分,經常吃優格或能有效改善腸道菌群平衡,進而降低某些結腸癌的發生風險。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近期健康期刊,引起醫學界的關注與討論。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Josep Suria/Shutterstock (CC BY 4.0

圖片來源:Science Photo Library/Canva (CC BY 4.0

參考論文:
Long-term yogurt intake and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subclassified by Bifidobacterium abundance in tumorgut mocrobes

延伸閱讀:
1、研究發現:蜂蜜加優格可增強益生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