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人類發明了尖石頭,而是尖石頭「找上門」?新研究提出石器起源新假說
早期人類並非從「敲石造刃」起家,而是從撿現成的尖銳石頭開始演化?美國克里夫蘭自然史博物館團隊在《Archaeometry》期刊提出嶄新假說:我們的祖先可能是在無意間接觸到天然裂解的「尖石器(naturaliths)」後,...
-
熱薛丁格貓態實驗成功,量子疊加突破低溫限制
在量子物理的經典「薛丁格貓」思想實驗中,一隻貓可以同時處於生與死的重疊狀態,象徵宏觀世界與量子疊加現象的衝突。這種「貓態」在實驗上多半需將系統冷卻至基態以排除熱擾動。然而,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挑戰這一限...
-
倭黑猩猩也會「說話」?科學家發現:靈長類溝通比你想得更複雜!
人類獨特的語言能力,讓我們可以把簡單的字詞拼湊成複雜的句子,表達微妙又精確的意思,這種能力在語言學上稱為「語意組合性」(compositionality)。最近,科學家在非洲熱帶雨林裡驚奇地發現,我們最親密的靈長類親戚之...
-
新世界猴是動物界最強的「假音歌王」
人類雖然具備精細的語言能力,卻在演化歷程中喪失了一項其他靈長類動物保留的特殊構造:喉部「聲膜」(vocal membranes)。此薄膜狀組織位於聲帶上方,長期以來科學界對其功能尚未充分理解。近日,由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
-
特洛伊考古新證:葡萄酒並非貴族專利,平民亦日常飲用
自19世紀考古學家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於古城特洛伊發現「雙耳酒杯」(depas amphikypellon)以來,考古界一直懷疑這種容器即荷馬史詩中所提及的飲酒杯,專用以飲葡萄酒。近期由德國杜...
-
修補太空磚裂縫:印度學者用「細菌漿」自癒月球建材
為因應未來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的需求,印度科學研究院(IISc)團隊提出創新解方——利用細菌修補月球磚裂縫,延長建築壽命、減少材料運送負擔。 過去該團隊已開發出一種以土壤細菌 Sporosarcina pasteurii ...
-
火星也能活?地衣展現驚人抗輻射能力,挑戰火星「無生命」假設
地衣這種在地球極端環境中頑強生存的微小生物,或許也能在火星表面找到容身之地。波蘭雅蓋隆大學與波蘭科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兩種地衣物種 Diploschistes muscorum 和 Cetraria aculeata 能...
-
打破基因規則的動物:馬、驢與斑馬的耐力之謎來自一場「停止密碼突變」
馬、驢與斑馬在演化上展現出卓越的耐力與爆發力,遠超多數哺乳動物,但其分子生理基礎長期未明。近日,《Science》期刊發表一項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范德堡大學的合作研究,解開這些馬科動物之所以能在運動表現上傲視群倫,竟與...
-
泰國發現全新翼龍物種 化石揭曉1.3億年前東南亞空中霸主
古生物學家近期在泰國東部發現一種全新的史前飛行爬行動物,命名為 加魯達翼龍(Garudapterus buffetauti),是首度於泰國出土的翼龍頭骨化石,為東南亞白堊紀早期的翼龍研究帶來重大突破。 加魯達翼龍屬於翼龍...
-
蝴蝶樂園變陷阱?氣候變遷恐讓山區棲地變「死亡高地」
你可能知道「蝴蝶效應」形容微小變化引發巨大影響,但現在,氣候變遷正反向對蝴蝶本身產生毀滅性衝擊。耶魯大學與德國馬爾堡大學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全球三分之二的蝴蝶物種棲息在熱帶與亞熱帶山區,而這些原本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