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破迷思,  動物百態

從獴猴學校到鯨魚拍尾、猴子破牡蠣:巧妙的掠食者如何塑造他們的世界

你可能聽過流行歌手,但曾聽過流行的座頭鯨嗎?在1980年代,一隻名為「敲魚大師」的座頭鯨在緬因灣發明了「尾巴打水」狩獵技巧。它用尾巴拍打水面,聚集魚群,再大口享受美味。這技巧成為熱門趨勢,許多鯨魚都學起來了!

長久以來,人們認為動物只靠本能行事。但驚人的研究發現,很多動物不僅有複雜的大腦,還有豐富的社交生活。不信?來看看獴猴的「生存學校」。獴猴媽媽會教小獴猴如何去掉蠍子的毒刺,才能安全享用。

這些獨特技巧和知識,不僅留在個體,還會在族群間傳播。這正是動物文化的魅力所在。當動物學到新技能,他們會與同伴分享,這些「流行趨勢」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運作。

例如,1995年,當狼重新出現在黃石國家公園,鹿和麋鹿迅速學習如何避開狼的狩獵。這使得生態系統中的植物分布和環境都發生了改變。

人為干擾不只破壞牠們的棲地 更衰弱其捕食技巧

年雄性長尾猴使用石頭破開蝸牛,並在特定島嶼採集不同大小的蝸牛和牡蠣。(圖/《Ecology》)

更有意思的是,泰國三百峰國家公園(Khao Sam Roi Yot)的長尾猴使用大石頭打開牡蠣,技能之高甚至導致海鮮數量減少。

但人類的活動,如城市化、氣候變化等,正對這些動物的智慧文化構成威脅。例如,狩獵澳洲野狗(丁格狗,dingoes)會破壞其家族結構,影響它們的狩獵技巧,進一步改變生態平衡。

傳統上,我們認為生態系統是基於演化運作。但現在我們發現,動物的認知和文化也在其中發揮作用。這些發現不僅提醒我們動物的智慧,還讓我們看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變動性。

結語:當我們深入研究動物如何運用智慧和文化塑造他們的世界,我們不僅能更了解這些動物,還能學會如何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保護這些珍貴的非人類文化。這項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生態和演化趨勢》。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參考論文:

1.Animal cognition and culture mediate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s.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延伸閱讀:

1.【獸誌揭秘】新歌學得快,解難力更強?小鳥證明智慧非人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