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瞻
-
SpaceX星艦又炸了:這次的火爆結局似乎是「計劃中的意外」
在SpaceX的太空探索史上,又一次星艦測試飛行結束於一場轟轟烈烈的爆炸,這已經成為一種「意料之中的意外」。2023年11月18日,SpaceX的第二次無人駕駛星艦測試飛行,原定持續90分鐘的任務,在8分鐘左右突然炸成了...
-
科學家透過「鳳蝶的眼睛」,以 99% 靈敏度區分癌細胞與健康細胞
在自然界中,許多生物展示出比人類更細膩的感官能力。例如,海龜能感知地球磁場,螳螂蝦偵測偏振光,大象聽見低頻聲波,而蝴蝶則能感知包括紫外線在內的更廣泛顏色範圍。 這些特殊能力啟發了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研究團隊開發一...
-
舊瓶新酒:家中3D眼鏡的創意再利用與科技革新
回想1977年《星球大戰》中的全息影像,那一刻無疑是3D愛好者的願景飛揚。那時候,看3D電影需要靠著一紅一綠的紙板偏光眼鏡,這種眼鏡雖然簡陋,卻承載了早期3D科技的記憶,讓當年的3D愛好者憧憬無邊。雖然那全息影像並非真的...
-
物理學家在實驗室模擬黑洞,然後它開始發光
2022年,一組物理學家使用單排原子鏈來模擬黑洞的事件視界,觀察到了相當於我們所稱的「霍金輻射」——由黑洞在時空中的中斷所引起的量子波動中的粒子。 他們認為這項研究可能幫助解決兩種現有描述宇宙的理論之間的衝突:一是廣義相...
-
經歷10億年輻射洗禮 月球上的玻璃會怎樣變化?
月球上的玻璃經歷十億年後會發生什麼變化?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在於研究月球上天然形成的玻璃。儘管月球缺乏地球上常見的侵蝕特徵,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完全不受外界影響。科學家已知,長時間的輻射暴露會在月球表面留下痕跡。最新研究顯示,...
-
《MT奇幻之境》沉浸式時尚XR互動藝術概念快閃店跨界開展 高訂AR體驗展開藝術與AR科技對話
科技已經一步步跨界不同的合作,看似與科技產業最遙遠的時尚界,也開始陸續投入元宇宙的世界,像國際精品品牌LV,早已運用AR技術建立起與消費者的互動,而在台灣今日(15日)就有由台灣AR數位策展團隊「實境共創」,與高級訂製服...
-
受蜘蛛啟發 「變形機器人」體型小,功能更強
在生物的啟發下,科學家總能帶來令人驚艷的創新。科羅拉多大學的工程師團隊就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他們研製出一款名為「mCLARI」的微型機器人,體長僅2公分,能像蜘蛛一樣變形穿越狹窄空間。 這款重量不到1克的微型機器人能夠...
-
科學家如何使用無線電發射器「創造極光」?
如果你最近在阿拉斯加的古爾卡納(Gulkana)天空中看到了一些神秘的紅色和綠色光點,那麼這些奇观其實是一項科學實驗的一部分。來自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及其他美國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HAARP(High Frequen...
-
打破速度極限:合成鑽石與超純玻璃將開創CPU冷卻與性能新紀元
在微晶片製造領域,溫度控制始終是一大挑戰,隨著我們進入2020年代,傳統的冷卻技術正顯示出它的極限。技術追蹤者已經注意到,顯示卡(GPU)和尤其是中央處理器(CPU)架構的進步正在放緩,但製造商們已經在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
「死靈法師?」科學家讓死蜘蛛「復活」:開創機械抓取的新紀元
在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驚奇地將死亡蜘蛛轉變成為機械手臂,開創了一個全新研究領域:「necrobotics(死亡機器人學)」。這一研究將生物材料作為機器人部件,特別是用於製作可生物降解的微型物體抓取器。 萊斯大學工程學團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