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百態

印度發現新種金屬藍螞蟻,揭示獨特生態適應

在印度東北部的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昆蟲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種螞蟻——金屬藍色的Paraparatrechina neela,這種螞蟻在微弱的光線中閃閃發光,吸引了研究人員的目光。

在阿魯納恰爾邦的東上蘭村(Yingku village)的次生林中,海拔803公尺的樹洞中,研究人員在黃昏時分發現了這些小螞蟻。來自生態環境研究信託基金會(Ashoka Trust for Research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的Dharma Rajan Priyadarsanan博士及其同事驚喜地發現,這些金屬藍色的小昆蟻竟是螞蟻。

阿魯納恰爾邦的湘河谷地處喜馬拉雅山脈生物多樣性熱點,擁有無與倫比的生態系統多樣性。然而,這裡也面臨著來自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和氣候變化的威脅。研究人員強調,這些變化不僅影響到山谷自身,還關乎到下游數百萬居民的福祉。

Paraparatrechina neela是一種體長不到2公厘的小型螞蟻,身體呈現出獨特的金屬藍色,與其屬中其他物種明顯不同。其頭部呈亞三角形,擁有大眼睛和五顆牙齒的三角形下顎。這種顏色在動物界中相對罕見,特別是在螞蟻家族中。

藍色由「奈米結構」排列產生,而非色素

Paraparatrechina umbranatis LaPolla & Cheng, 2010,展示了身體測量的示意圖。縮寫的定義見材料和方法部分。圖片來源:April Nobile

「在動物中,除了海綿,藍色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現象,」研究人員表示。「然而,在魚類、青蛙和鳥類等脊椎動物以及蜘蛛等無脊椎動物中,有幾個藍色物種。藍色在昆蟲中特別是膜翅目(如蜜蜂、金小蜂和長尾小蜂)中很常見,但在螞蟻中非常罕見。」

昆蟲的藍色通常是由生物光子「奈米結構」排列產生的,而不是由色素產生的。這種顏色特徵在不同群體中獨立演化,引發了有關其在生態交互中作用的興趣。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顏色特徵可能在溝通、偽裝或其他生態互動中發揮作用。對這種顯眼顏色的演化及其與海拔和Paraparatrechina neela生物學之間的關係進行深入研究,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研究方向。

這一發現的詳細報告已發表在《ZooKeys》期刊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April Nobile cc By4.0

圖片來源:ZooKeys cc By4.0

參考論文:
1.A remarkable new species of Paraparatrechina Donisthorpe (1947) (Hymenoptera, Formicidae, Formicinae) from the Eastern Himalayas, IndiaZooKeys

延伸閱讀:

1.《科學》期刊:螞蟻已改變非洲獅狩獵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