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在晚上發電的太陽能電廠
每小時,太陽便把地球一年所需的電力,透過陽光傳達大地。自太陽能科技出現自今,如何能有效利用陽光發電一直是無數科學家的研究目標。為了克服天氣、儲電等困難,早前甚至有科學家研究以汽球穿越雲層發電。但最近,美國一間太陽能電廠卻...
-
美設計超音速海底列車,改革海上運輸業
2013 年,Tesla 及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公開了一個名為超迴路列車的設計概念。這仍處於開發階段的科技,一旦能克服種種技術上的障礙,將可以時速 1200 公里的超音速行駛,成為地面上最快...
-
醫生診症錯誤, AI 人工智慧救回病人性命
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子經多月治療後仍然毫無起色,最後醫生決定向 IBM 超級電腦 Watson 求助,經 AI 診症後竟得出了一個醫生未曾考慮的診斷結果 。 Watson 使用了由東京大學醫學院提供的病人基因數據,與全球二千...
-
NASA 太陽探索任務 2018 年發射
美國太空總處 NASA 距離他們「觸摸」太陽的任務又邁進了一步。上星期,NASA 宣佈他們的太陽探索任務 Solar Probe Plus 已成功邁進一個新的里程碑,將如期於 2018 年發射。 Solar Probe ...
-
免費教育新紀元:MIT 網上開放 2000 課程
活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們現在只需稍動指尖便可瀏覽全球的資訊。有任何疑問?需要搜尋資料?你只需在 Google 按下一個按鈕,它便可爲你解答所有問題。「Google」 一字已慢慢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英語牛津字典甚至在 2...
-
2021 年機器人將操作三分一外科手術
近年機器人科技發展蓬勃,機器化已成為社會必須面對的事實。但機器人除了能取代廠工、司機、及記者外,竟然亦將進軍手術室取代醫護人員? 路透社指,隨著機器外科技術不斷進步,世界各地的醫院已開始採用準確度高,更不會被疲勞或手震...
-
Google 投資 3 億研究不服藥治病的方法
直至現在,藥品業一直也是建基於化學和生物學上,透過身體的生化反應治療病人的疾病。但現在,英國一間名為 GlaxoSmithKline (GSK)的製藥廠,卻正開拓一個截然不同的新療法,透過我們體內的電脈療癒身體。 GSK...
-
法國研發太陽能發電汽球,效能遠超太陽能板
雖然在過去數年,太陽能板不論在價格及效能上都獲得大量的改進,甚至預計將成為未來最便宜的能源。但所有地面光伏系統最終都必需面對一個重大的難題:天氣的變動。目前,只要稍有烏雲遮蓋太陽能板,它的效能便會大受影響。 為了解決這個...
-
這細菌可將污水變成清水,更可發電
細菌,一種肉眼看不見但卻無處不在的微生物,一直是眾多科學家的研究對象;早前,有科學家成功將電腦數據儲存在細菌內,事隔數月,科學界又傳來新的消息:有科學家成功使用細菌將污水變成清水,更可從而發電。 一個月前,美國一間名為寒...
-
美國 7-11 首次以無人機送早餐
上週五, 7-11 便利店以一份雞肉三明治、熱咖啡配上美式甜甜圈的早餐,改寫了無人機航空歷史。 這份早餐,是美國首次被官方批准以無人機運送的貨品。而這架歷史性的無人機,是由 7-11 便利店及無人機公司 Flirt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