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
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下肢動脈疾病患者 獲美國心臟學會肯定
在後疫情時代,遠距醫療技術迅速崛起,成為醫療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的最新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遠距醫療在下肢動脈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患者中的顯著效果,這一...
-
科學家研發「單株抗體」對抗高致死率「立百病毒」
科學家們正在研發一種針對「立百病毒」(Nipah virus, NiV)的「單株抗體」,這種致命的動物源性病原體在人體的死亡率高達90%。這項創新研究由聖地亞哥的一家生物製藥公司與多個美國學術中心合作進行,旨在開發對抗這...
-
為什麼有些人打噴嚏特別大聲?
當我打噴嚏時,周圍的人都會知道。這種巨大的聲波會震動窗戶,驚醒熟睡的動物,並讓附近的人緊張起來。而我的伴侶,打噴嚏就像小老鼠打嗝,且堅持認為我是故意這樣做的。而我則認為這種高分貝的打噴嚏衝動是不可抗拒的。那麼,為什麼有些...
-
歐洲國家公園的野豬體內含有過量的 PFAS 化學物質
研究顯示,歐洲某國家公園中的野豬體內含有的有毒PFAS(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永久化學物質)水平,幾乎是歐盟法律允許人類食用肉類中含量的五倍。 這項研究由阿伯丁的詹姆斯赫...
-
芬蘭研究揭示木材的天然「抗病毒」特性
你知道嗎?除了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建材和工具,木材其實還有一項驚人的功能:抗病毒能力。芬蘭尤韋斯屈萊大學和東芬蘭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某些種類的木材對冠狀病毒和腸病毒具有出色的抗病毒效果。 研究團隊測試了多種木材,包括針葉...
-
基因決定你每天喝多少咖啡
咖啡這種飲品風靡全球,但你是否知道,喝咖啡的習慣可能藏在你的基因裡?一項由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領導的新研究揭示了這一驚人的發現。研究人員對美國的參...
-
古老「生物機制」揭示人類「頭髮生長」秘密
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在一項意外的實驗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聯繫:細胞應對壓力的機制與人類頭髮生長受限之間存在著關聯。 曼徹斯特頭髮研究小組在測試一種藥物能否培養人類頭皮毛囊時,意外發現了這個聯繫。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PL...
-
研究顯示 每天多吃水果可降低「抑鬱」風險
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多攝取水果可以減少抑鬱症發生的風險,而蔬菜攝入與抑鬱症風險之間的關係並不顯著。 根據這項研究,攝取大量水果與較低的抑鬱症風險有關。這項研究涵蓋來自六大洲、包括美國、瑞典、巴西、尼日利亞...
-
新研究重建兩種致命瘧疾寄生蟲的「古老基因組」,揭示其起源與傳播
瘧疾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儘管現代醫學在控制和根除瘧疾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每年仍有近2.5億人感染瘧疾,超過60萬人死亡。近期,由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
-
國衛院發現控制「高血糖」可減少「腸病毒」重症風險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近日的一項研究發現,控制血糖水平有助於降低幼童感染腸病毒後併發重症的風險。 腸病毒在台灣近20年來頻繁爆發,尤其是1998年首次爆發的腸病毒71型疫情,導致405例重症病例及78名幼童死亡。根據監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