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科學

透過今天的新聞 窺探明日的世界

明日科學
  • 神秘宇宙
  • 科技前瞻
  • 醫學健典
  • 永續環境
  • 動物百態
  • 行為解碼
  • 世界綜合
  • 專家專欄
    • 傲嬌3C宅專欄
    • 摩斯密碼專欄
    • 獸誌揭秘
    • 林克威專欄
    • 蔡幸紋律師專欄
    • 電商原來是醬
    • 職業開箱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專欄
  • 明日專題
    • 懶人補丁
    • 謠破迷思
    • 氣候暖化
    • 夏日特輯
    • 中元不奇異
    • 多元平等
    • 藝術文創
  • 神秘宇宙
  • 科技前瞻
  • 醫學健典
  • 永續環境
  • 動物百態
  • 行為解碼
  • 世界綜合
  • 專家專欄
    • 傲嬌3C宅專欄
    • 摩斯密碼專欄
    • 獸誌揭秘
    • 林克威專欄
    • 蔡幸紋律師專欄
    • 電商原來是醬
    • 職業開箱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專欄
  • 明日專題
    • 懶人補丁
    • 謠破迷思
    • 氣候暖化
    • 夏日特輯
    • 中元不奇異
    • 多元平等
    • 藝術文創
  • 永續環境

    研究發現,在全球的淡水湖中,一個惱人的過程已正加速發生中

    2022-07-17 /

    除了越來越激烈的藻類繁茂成長以及氧氣被耗光之外,一項新研究揭曉了,地球的淡水水體,正以比我們所知還要快的速率在蒸發當中。 重新評估 當在研究進行時,位於美國德州 A&M 大學(A&M University...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美國研究將廁所污水變原油,每年可生產 3000 萬桶

    2017-09-08

    海洋暖化速度相當於每秒投入 5 顆廣島原子彈到海中

    2020-02-03

    地球工程技術被各種非營利組織極力反對

    2021-02-18
  • 神秘宇宙

    美國物理學家進行研究,揭開當冰在不同溫度融化時,會呈現怎樣的形狀

    2022-02-04 /

    新研究發現,根據周圍水的溫度,融化中的冰能夠呈現不同的形狀。這給予我們新的視角,來觀察潛藏在這看似複雜的轉變之下的複雜物理。 研究設定 研究團隊替他們的實驗製作了超純且「透明」的冰,沒有泡泡與雜質。接著,當冰被放進位於特...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MIT 意外發現更環保提煉金屬的方法

    2016-08-29

    這種特定形式的生命體可以在恆星內存活

    2020-09-04

    美350萬英畝土地已被燃燒殆盡,NASA宇航員:「太空中都可以看得到。」

    2021-08-21
  • 永續環境

    研究人員指出,南極的「末日冰川」正不可逆地持續融化中,氣候改革刻不容緩

    2022-01-26 /

    在一場對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大氣科學家大衛·荷蘭德教授(David Holland)的訪談中,他揭曉了究竟南極洲的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融化得有多快。 末日冰川融化...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拉斯維加斯利用行人腳步為城市供電

    2016-12-21

    搖搖便當盒即可發電?  皺巴巴的錫箔球成綠色能源新方向

    2023-08-14

    可再生能源成為澳洲最便宜的能源選擇

    2017-04-02
  • 永續環境

    韓國科學家預測,即使將二氧化碳濃度大量減少,仍很有可能無法回到以往的氣候狀態

    2022-01-01 /

    根據一項新研究,我們現在是處於如此嚴重氣候變遷的道路上,以致於即使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劇烈減少,亦不足以讓世界的天氣系統回到先前的模式上。但是這項研究亦認為,我們仍然能夠深深地影響,氣候會變得多劇烈。 氣候模擬 透過一系列...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太陽能超越燃煤、天然氣及風能,成為最便宜能源

    2016-12-18

    地球暖化助長水母生長,對電廠運作造成潛在威脅

    2019-01-20

    改變牛隻的腸道菌群,可減少甲烷排放

    2019-07-18
  • 永續環境

    由太陽能發電的設備原型可從空氣中獲取水氣並加以液化,可造福約 10 億人

    2021-10-31 /

    即使當天空中沒有一片雲時,仍總是有水循環在大氣當中。已經有一批水在那邊供取用了,我們所需做的就是理解出要如何得到它們。 嶄新取水方式 與地球上所有的水相比,在大氣中的水並不多,只有大約 0.001%。但是,在高濕度地區,...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僅七個月,人類就用完今年的地球天然資源

    2018-08-28

    美國加州提前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

    2018-08-04

    非洲大陸板塊互相分離,將形成新的海洋

    2020-07-30
  • 永續環境

    極地生態系統處在消失的邊緣!人類所引起的氣候變化改變生態食物鏈

    2021-10-24 /

    極地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食物鏈 寒冷的極地海洋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食物鏈,在它們的底部都是一些微小、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近日的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人類所引起的氣候變化正在用其他藻類取代這些重要的冷水藻類群體,這種趨勢威脅到脆...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綠能崛起!美國可再生能源每日發電量將首度超過傳統燃煤電廠

    2019-05-14

    透過大自然解決氣候變遷,遠比巴黎協議有效

    2017-12-22

    拉斯維加斯利用行人腳步為城市供電

    2016-12-21
  • 世界綜合,  永續環境

    在世界歷史上的關鍵時刻,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發給致力於氣候模型的科學家們

    2021-10-10 /

    日裔美籍的科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德國的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以及義大利的喬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在 2021 年 10 月 5 號星期二贏得諾貝...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科學與信仰的交織 考古學家揭示400年前「吸血鬼童」

    2023-08-15

    韓國最先進的核融合反應器最近剛打破自身紀錄,能維持高溫電漿達半分鐘

    2021-11-28

    士達衛首創「波士頓布蕾派」 紅遍濁水溪以南 團購爆單好評不斷

    2020-12-04
  • 永續環境

    研究發現,非洲山區的原始森林所儲存的碳比想像中還多,但是這些森林正快速消失中

    2021-08-28 /

    雖然,非洲的熱帶雨林並沒有像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或是東南亞的叢林般獲得一樣多的注意,但是這並未說明它們對全球碳循環的整體重要性。新研究顯示,比起亞馬遜森林,非洲最高的山區森林每公頃可以儲存的碳...

    閱讀全文
    Сергей Хуан

    你也可能喜歡

    能源公司為煤礦工人提供免費培訓,成為風電技術員

    2017-06-10

    快跟老闆辭職!每年有74.5萬人死於長時間工作引起的心臟病

    2021-05-26

    荷蘭新創公司開發不需電力的新型冷卻系統,可將工業廢熱轉為冷卻空氣

    2019-02-09
  • 神秘宇宙

    冰河時期即將來臨?氣候學家:「猶如明天過後的電影情節!」

    2021-08-27 /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 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墨西哥灣流的一部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在上個世紀幾乎完全失...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烏鴉具有自我意識,牠們與人類一樣會進行思考

    2020-09-30

    隕石一墜落到地球後,它的化學成分就會發生變化

    2023-02-19

    俄羅斯生物學家正在偷偷進行嬰兒基因編輯技術

    2020-09-10
  • 神秘宇宙

    美350萬英畝土地已被燃燒殆盡,NASA宇航員:「太空中都可以看得到。」

    2021-08-21 /

    美國350 萬英畝的土地被燃燒殆盡 全球各地野火災情頻傳,人類在今年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野火攻擊,根據 BBC 報導,美國西部正迎來破紀錄高溫,再加上嚴重乾旱條件與頻繁雷暴,種種條件堆積下加州野火延燒,野火面積更是過去...

    閱讀全文
    Chloe

    你也可能喜歡

    間質在體液循環、癌症轉移初期扮演要角 即使談不上器官

    2022-05-23

    科學家發現了21000個比銀河系還要大的巨型星系

    2020-07-12

    你相信光可以儲存起來嗎?一組科學家成功做到且還將它移動了一段距離

    2020-10-19
 較舊的文章

精選文章

  • 「鳥語大混戰」:鸚鵡如何在喧囂中辨識同伴?
    • 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揭露電子的高速微觀世界
      • 10月天文盛事:台灣上空的火環日蝕與獵人滿月之夜
        • 湯姆·漢克斯警告AI假象:我不賣牙科保險!
          • 202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COVID-19 mRNA疫苗的關鍵發現

            Follow Us

            Facebook Likes
            Twitter Followers
            Instagram Followers
            YouTube Subscribers
            Tomorrow Science ©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與贊助
            • 明日作者群
            • 工作機會
            • 隱私權聲明
            • 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