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瞻
-
「線上膠囊」新技術大幅簡化食道癌風險監測
英國劍橋大學、阿登布魯克醫院與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對於已確診巴瑞特食道(Barrett’s esophagus)的患者來說,一種名為「膠囊海綿(capsule sponge)」的新型檢測方式,有望取代傳統侵入...
-
火星改造可能嗎?新研究盤點技術進展與未來挑戰
火星是否能成為人類第二個家園,一直是行星科學和太空探索領域的熱門話題。來自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行星科學家 Nina Lanza 博士等人,近日於《N...
-
全球首部非矽2D電腦問世 原子級材料開啟電子新紀元
矽材料在過去數十年推動半導體技術微型化發展,但隨著製程極限逼近,傳統矽基元件的效能逐漸受限,促使科學家尋找更前瞻的材料。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研究團隊日前突破性地利用二維(2D)材料,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台...
-
Solar Orbiter 首度拍下太陽南極影像,揭開磁場翻轉奧祕
人類過去所見的太陽影像,全都來自太陽赤道附近,因為地球、行星與大多數太空探測器都沿著黃道面運行。如今,歐洲太空總署(ESA)與 NASA 合作的 Solar Orbiter 首度將軌道傾斜至黃道面外,成功拍攝太陽南極,開...
-
AI揭曉死海古卷年代比想像更早
古代手稿如死海古卷的年代鑑定,對於思想與文本演變的重建至關重要,然而絕大多數古卷並未標註具體年代。為解決這一難題,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 Dr. Mladen Popović 團隊,結合放射性碳定年(radiocarbo...
-
蛋白質標記助攻,揭開澳洲史前巨獸滅絕之謎新契機
澳洲史前「巨獸」滅絕之謎又有新進展!維也納大學與阿爾加維大學的團隊,近日發表成果,成功找出三種澳洲已滅絕巨型有袋動物——河馬級袋熊(Zygomaturus trilobus)、巨型袋鼠(Protemnodon mamku...
-
靈感來自 QLED!鑽石量子感測器升級細胞級監測
麻省理工學院團隊近日成功為鑽石奈米顆粒「穿上」一層新型外殼,讓這些微型鑽石不僅能在活細胞中發揮量子感測功能,還比以往更穩定、更靈敏。這種創意,靈感竟來自你家電視——QLED 量子點螢幕技術。研究團隊參考 QLED 螢幕中...
-
隱形眼鏡突破人類視覺極限!中國科學家讓紅外線「看得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新型隱形眼鏡,能讓人類突破視覺極限,看見原本不可見的紅外光。這種特殊的隱形眼鏡含有奈米粒子,當它們吸收到近紅外光時,便會將其轉換為人眼能感知的可見光波段(藍、綠或紅色)。實驗顯示,即便是...
-
科學界百年認知遭顛覆!MIT發現「磁性超導體」,石墨烯掀量子科技革命
超導體向來被科學界視為「磁場絕緣體」,與磁性就像水與火一樣無法相容。但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的研究,卻打破了這項百年定律:他們竟在石墨烯這種再普通不過的材料中,觀察到同時兼具磁性與超導性的奇特現象,堪稱科學界的顛覆性...
-
全球首見!細胞療法動物實驗治癒乳糜瀉 開啟無麩質飲食外的新希望
乳糜瀉(Celiac disease)是全球約 7,000 萬人所苦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因麩質(gluten,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等)引發腸道嚴重發炎、腹脹、營養不良,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貧血、骨質疏鬆,甚至腸道淋巴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