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
彗星撞潮汐鎖定系外地球 模擬揭氣候劇變與水源可能
如果有一顆彗星撞上了另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會發生什麼事?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模擬了這樣的劇情,對象是一顆與地球相似、但永遠只有一面朝向恆星的「潮汐鎖定」行星。結果發現,即使是一顆不算太大的冰彗星,也能在大氣中引發劇烈變化,甚...
-
研究發現食用魚類是海底關鍵工程師,卻面臨過度捕撈危機
根據埃克塞特大學的最新研究,許多我們食用的魚類在維護海底生態系統、促進碳吸收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研究顯示,這些魚類不僅是食物鏈的重要一環,還是海底「工程師」,通過「生物攪拌」過程對海底沉積物進行翻動,幫助儲存有機碳,從而...
-
室內攀岩鞋釋出有害微粒,恐影響肺部健康
一項由維也納大學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室內攀岩鞋底的橡膠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磨損粉塵,會釋放出多種潛在有害化學物質,並懸浮於空氣中進入攀岩者的肺部。該研究已刊登於期刊《ACS ES&...
-
每週吃多少肉才不「吃垮地球」?科學家給出255克的答案!
一群環境科學家計算出每人每週可持續食用的肉類量,以減少對環境的負擔。研究顯示,每週食用255克(約兩塊雞胸肉)的家禽或豬肉是可持續的,這個數字遠低於2021年美國或歐洲人的平均肉類消耗量,後者通常為6到10倍更多。研究指...
-
告別濕軟紙吸管!透明生物可分解材料問世
科學家最新研發出一種名為透明紙板(transparent paperboard,tPB)的材料,以純天然纖維素製成,外觀透明、性能類似塑膠,卻能自然降解。這項創新可望取代一次性塑膠製品,減緩每年超過4億噸塑膠帶來的環境危...
-
日本研究團隊研發新技術,高效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來自東北大學、北海道大學以及 AZUL Energy, Inc. 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一項革命性技術,能快速高效地將二氧化碳(CO₂)轉化為碳一氧化物(CO)。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
-
佛州海豚大規模死亡,元凶竟是「藻華」?研究表示營養鹽污染破壞食物鏈
2013 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印第安河潟湖(Indian River Lagoon)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海豚異常死亡事件:當年估計有 8% 的瓶鼻海豚死亡。根據發表於《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期...
-
蝴蝶樂園變陷阱?氣候變遷恐讓山區棲地變「死亡高地」
你可能知道「蝴蝶效應」形容微小變化引發巨大影響,但現在,氣候變遷正反向對蝴蝶本身產生毀滅性衝擊。耶魯大學與德國馬爾堡大學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全球三分之二的蝴蝶物種棲息在熱帶與亞熱帶山區,而這些原本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高...
-
全球最大熱帶湖泊變綠,科學家警告恐威脅生態與居民健康
位於非洲的維多利亞湖是全球最大熱帶湖泊,跨越三個國家,為超過4,700萬人提供水源與食物。然而近年該湖卻日益呈現不自然的綠色,原因在於湖中大量出現有害藻華(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尤其以藍...
-
科學家警告:鋰礦開採用水量大大被高估
根據麻省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的新研究,鋰礦開採對水資源的需求遠高於原先的估計,並顯示目前常用的水資源模型大大高估了可用水量及其環境影響。這項研究發表於《地球與環境通訊》期刊,解釋了比先前預期更少的水可用於鋰的開採。 鋰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