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
志工大軍助力,讓科學界因大黃蜂的發現而沸騰
你知道嗎?參與社區科學計劃的志工,這些對蜜蜂和保育有興趣的普通人,正在大幅推動加拿大和美國本地大黃蜂的科學研究!根據約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這些志工不僅有助於監測大黃蜂的分布變化,還發現了幾個瀕危或受威脅的物種,讓科學家們...
-
德國電價暴跌87%?!歸因太陽能過剩
德國是最早投入太陽能技術的國家之一,尤其在俄烏戰爭後更積極發展能源自主,成為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國,並推動了強大的太陽能文化,支撐經濟與就業。然而,隨著再生能源的大量投入,德國最近面臨能源過剩問題,甚至出現負電價,導致太...
-
氣候變遷導致高山溪流金屬濃度上升
氣候變遷影響的不僅僅是氣溫和海平面。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隨著冰川融化,科羅拉多高山溪流中的金屬濃度也在上升,這對當地生態系統和社區供水造成潛在威脅。 科羅拉多高山溪流中的金屬濃度上升 由美國地質調查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
-
基因帶來希望:拯救阿拉伯最後的獵豹
阿拉伯豹瀕臨滅絕,但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線生機——基因!根據由肯特大學杜雷爾保育與生態研究所(DICE)領導的國際合作研究,精心挑選基因的人工飼養豹子可以大大促進野生豹群的恢復,並避免滅絕的危機。 研究團隊來自肯特大學、東安...
-
科學家用AI打造「根系發達」、超「固碳」植物,助力對抗氣候變遷
在芬蘭赫爾辛基,一場革命正在科學界悄悄展開。在Salk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正在使用一種名為SLEAP的先進人工智慧工具,來設計出一種能夠更有效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植物。這些植物不僅根系發達,而且能將碳儲存在地下更長的時間,這...
-
全球暖化與塑膠污染:環繞於「惡性循環」的雙重威脅
來自瑞典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全球暖化和塑料污染之間的「惡性循環」,其中每個問題都會加劇另一個問題,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塑料迅速劣化,以及環境污染加重。該研究由斯德哥爾摩皇家理工學院的Xinfeng Wei等研究人員在《自...
-
不再需要鹽或鏟子來鏟雪?研究人員開發出「自加熱」混凝土
最近,科學家們帶來了一項令人振奮的突破:一種能自我加熱的混凝土材料,能夠在不使用鹽或鏟子的情況下,持續融化冰雪長達10小時。這項創新可能將減少除雪和撒鹽的需要,並有助於維護道路表面的完整性。 據美國交通部統計,超過70%...
-
別怕漲電價 ?!新技術「氧化還原閘控」引領節能革命
最近政府放話打算漲電費,但如果你家裡的小電器不再需要插座,只需要極少的電力就能運轉一整天,那該有多好。科學家最近創造了一種新的微電子材料,它能在不用吃多少電力的情況下,聰明地控制電子如何來來去去。這就像是給電子設置了一個...
-
丹麥自然現象反常:植物競爭行為顛覆理論預測
在丹麥的草地和牧場上,自然界的行為正讓科學家感到困惑。傳統的生態理論和經驗告訴我們,這些地方的植物應該傾向於散播較重的種子,但實際上正好相反。如果草地和草原被放任自然生長,同時不受人類干擾或放牧動物的影響,自然界會慢慢開...
-
科學家利用「海藻基因」 幫植物更有效「吸收光線」
一項新發現顯示,利用海洋藻類的特性,科學家成功開發了能吸收更多光譜的作物,從而促進生長。這一發現可能還將導致生物燃料的生產量增加。 由於海水能夠吸收接近表面的紅色光譜,海洋藻類不得不依靠到達它們的藍綠色光譜進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