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
新發現琥珀化石揭示「泥土蟻」演化祕辛
科學家近日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的中新世琥珀中,發現一種罕見且前所未知的「泥土蟻」化石,命名為 Basiceros enana,是目前所知最小的該屬成員,體長僅 5.13 公厘,遠小於現存近親,改寫了該類螞蟻的演化歷史。 「泥...
-
鱷類家族如何挺過兩次大滅絕?研究揭曉生存關鍵是「靈活性」
由美國中奧克拉荷馬大學與猶他大學主導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現今鱷魚、短吻鱷與印度鱷的祖先──鱷形類(crocodylomorphs)──在過去 2.3 億年的演化史中,成功穿越了兩次重大物種滅絕事件,靠的是牠們高度彈性的生活...
-
雙指恐龍現身!蒙古發現新鐮刀龍類
古生物學家在蒙古戈壁沙漠挖掘出一種前所未見的鐮刀龍類恐龍化石,其手部僅有兩根手指,顛覆該類恐龍傳統「三指大爪」的形象。這種新恐龍被命名為「Duonychus tsogtbaatari」(雙爪龍),生活於約 9,500 至...
-
從因努伊特人 616 種『雪』之名,看見語言與文化的深層連結
「因努伊特人(又譯因紐特人)有上百種描述雪的詞」這句話你可能聽過,也可能以為是神話。現在,科學證實:這是真的!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分析了 616 種語言與 1,574 本雙語字典,發現語言...
-
遠航馬爾他:獵人採集者早於農耕社會登島1000 年
最新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顯示,早在農耕社會出現前1,000 年,獵人採集者就已成功跨越至少 100 公里地中海海域,抵達今日的馬爾他島,改寫過去對史前人類航海能力與島嶼定居的理解。 研究團隊在馬爾他北...
-
猛獁象的基因新拼圖:34 具新化石揭曉百萬年演化史
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與國際團隊的最新研究,成功解析來自西伯利亞與北美的 34 組猛獁象(Mammuthus spp.)粒線體基因組,追溯其百萬年演化歷史,並確認目前北美最古老猛獁象 DNA 來自約 20 萬年前、發現於...
-
臺灣澎湖海域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 揭露古人類遷徙新證據
近日一項研究成果指出,2000年代於臺灣澎湖水道打撈出的一具下顎骨化石,經科學家分析後證實屬於丹尼索瓦人(Denisovan),其年代介於距今約19萬至1萬年前。這項發現不僅是首次在臺灣確認古人類化石,更提供了丹尼索瓦人...
-
新食肉恐龍「元謀盜龍」揭開侏羅紀生命新篇章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雲南省的張河組地層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中侏羅紀恐龍「元謀盜龍」(Yuanmouraptor jinshajiangensis,學名:Yuanmouraptor,意為「元謀縣的強盜」)。這一發現來自於相對完...
-
泰國發現全新翼龍物種 化石揭曉1.3億年前東南亞空中霸主
古生物學家近期在泰國東部發現一種全新的史前飛行爬行動物,命名為 加魯達翼龍(Garudapterus buffetauti),是首度於泰國出土的翼龍頭骨化石,為東南亞白堊紀早期的翼龍研究帶來重大突破。 加魯達翼龍屬於翼龍...
-
1.1萬年前的古人類面部骨骼在西班牙發現,歐洲最早居民面貌揭曉
2025年3月,科學家在西班牙阿塔普埃卡山脈的西馬德埃萊凡特(Sima del Elefante)遺址發現了1.1萬年前的古人類面部骨骼碎片,這一發現被認為是西歐最早的人類面部化石,為研究早期歐洲人類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