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
黑猩猩的堅果敲擊技術展現工具使用能力
博蘇山保護區(Bossou Hills Reserve)的黑猩猩展現了高超的工具使用能力,用石頭敲開油棕堅果獲取營養,但並非所有個體都擅長這項技術。一項長達25年的研究揭示,不同黑猩猩的敲擊效率存在顯著差異,部分個體能更...
-
法國海洋公園因禁令關閉,數千動物未來成疑
法國著名的馬林公園(Marineland)因2021年通過的動物福利法正式關閉,結束了超過50年的運營歷史。該法令禁止以海洋哺乳動物為主角的表演,這標誌著海洋動物表演時代的終結,同時也引發了對圈養動物未來的深刻討論。 馬...
-
烏拉圭發現史上最大古水生爬行動物「中龍」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烏拉圭Mangrullo地層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中龍(Mesosaurus)化石,體長高達1.5至2.5米,遠超此前記錄的成年中龍平均體長70公分。這項發現揭示了這些早期水生爬行動物可能具有巨型個體,是中龍演...
-
匈牙利發現10世紀女性武器陪葬墓
考古學家首次在匈牙利喀爾巴阡盆地的薩萊圖德瓦里-希佐菲爾德墓地,發現一座10世紀隨武器陪葬的女性墓葬(編號SH-63)。這項研究由巴拉茲·蒂哈尼博士(Dr. Balázs Tihanyi)領導,發表於《PLOS ONE》...
-
科學家解碼澳洲有袋鼴鼠演化之謎
澳洲的有袋鼴鼠(Marsupial mole)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哺乳動物之一,土著阿南古人稱其為「itjaritjari」,但因其行蹤隱秘,觀察到牠的機會非常稀少。 由史蒂芬·弗蘭肯伯格博士和安德魯·帕斯克教授領導的研究團...
-
首例人工受精保存的長頸鹿胚胎問世,為瀕危物種保育帶來新希望
當我們想到非洲瀕危哺乳動物時,通常會聯想到犀牛或大象,但長頸鹿的生存危機卻少有人關注。事實上,野生大象的數量竟是長頸鹿的3.5倍。全球九種長頸鹿亞種中,有七種被列為瀕危或極危物種,其中四種亞種在過去 30 年內的數量銳減...
-
古代遺址Rujm el-Hiri非天文觀測所
以色列戈蘭高地著名的古遺址 Rujm el-Hiri(又稱「鬼魂之輪」)近日被重新檢視,其作為天文觀測所的傳統說法受到挑戰。特拉維夫大學與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地磁分析與地殼構造重建發現,該遺址所在的地層經過...
-
新研究解開茶葉基因組奧秘,助力品質提升與育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與華中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對339種茶葉資源進行了兩年的研究,揭示了自由氨基酸(FAAs)在茶葉品質中的關鍵作用,尤其是賦予茶湯鮮味的茶氨酸。研究結果為茶葉資源的保護、評估和利用提供了重要指引,並...
-
紐約挖掘出保存完好的長毛象化石
古生物學家近日在紐約斯科奇敦(Scotchtown)附近的一處住宅後院,挖掘出一具保存完好的長毛象(學名Mammut,亦翻『乳齒象』,本文先以較常見的譯名暫稱之)化石,包括成年長毛象的下顎骨、腳趾骨片段和肋骨碎片。長毛象...
-
秘魯阿爾托馬約地區發現27個新物種,「水滴頭」甲鯰引關注
2022年,保育國際的生物學家在秘魯阿爾托馬約地區進行了一次為期38天的生物多樣性調查,記錄了2,046個物種,發現27個新物種和49個瀕危物種,展示了該地區的高生態價值。新物種包括一種「水滴頭」甲鯰(Chaetos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