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
PARP抑制劑新突破:延長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存活期
前列腺癌正威脅熟齡男性健康,尤其是晚期的轉移性去勢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過去十年間,台灣前列腺癌死亡率暴增 44%,三分之一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對於這群患者,傳統治療效果有限,但近年來一項新突破帶來生機——PA...
-
為何有些人天生需要較少睡眠?
大多數人若每晚睡眠少於 7 小時,隔天通常會感到疲憊、思緒遲鈍,但有少數人天生只需 6 小時甚至更少睡眠,就能保持精力充沛,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這種現象與基因突變有關。2009 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
台灣大學研究:運動可提升 ADHD 患者的認知能力
最新研究顯示,進行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可短暫提升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認知能力。該研究由台灣大學神經科學家郭曉意(Hsiao-I Kuo)領導,發現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能增加 ADHD 患者運動皮質...
-
癌症風險早決定?科學家發現關鍵表觀遺傳開關
范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的最新研究顯示,個體的終生癌症風險可能在發育早期即已確定。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Cancer》,發現了兩種不同的表觀遺傳狀態,這些狀態與癌症...
-
室內晾衣恐增黴菌生長,影響健康風險
冬季氣溫驟降與強風影響,許多人選擇在室內晾乾衣物。然而,若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晾曬濕衣服,可能會導致家中黴菌滋生,進而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疾病。 黴菌是一種真菌,能夠產生肉眼看不見的孢子,當環境溼度高且溫度...
-
美國近半數民眾仍誤解每日阿斯匹靈服用風險
最新調查顯示,美國近 50% 的成年人仍未意識到每日低劑量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的健康風險可能超過其益處。過去,阿斯匹靈因其抗凝血特性,被醫師廣泛建議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特別是降低健康老年人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
-
研究顯示人們清晨最快樂,午夜情緒最低落
英國最新研究顯示,人們的心理健康與幸福感在一天中的變化模式相當明顯,通常在早晨達到巔峰,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下降,午夜時情緒狀態最差。該研究分析了來自 49,218 份問卷的數據,涵蓋焦慮、憂鬱、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生活價值...
-
丹麥研究揭示頭痛與自殺風險關聯,創傷後頭痛風險最高
丹麥奧胡斯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患有偏頭痛、緊張型頭痛、創傷後頭痛及三叉自主神經性頭痛的個體,其自殺企圖與自殺完成的風險顯著增加。這項涵蓋 1995 至 2020 年間的 25 年隊列研究,分析了 119,486 名首次診...
-
研究發現寵物跳蚤藥殘留影響鳥類繁殖
研究發現,寵物貓的跳蚤藥可能間接影響鳥類繁殖,導致幼雛死亡率上升。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 103 個雀鳥巢穴(來自藍山雀與大山雀),發現所有巢穴都含有殺蟲劑殘留,其中包括 fipronil(2013 年歐盟禁用)...
-
研究發現Omega-3可延緩生物老化,搭配維生素 D 與運動效果更佳
最新發表於《Nature Aging》的臨床試驗顯示,每日攝取 1 克 Omega-3 可延緩人體生物老化約 4 個月,且與維生素 D(每日 2,000 IU)和每週 3 次 30 分鐘運動結合時,效果更顯著。這項研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