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將建造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園,總面積相當於整個新加坡
全球能源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之前的水平 印度官方最近聲稱他們準備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園。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能源需求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根據報告,受...
-
馬斯克表示他對於石油產業大亨感到同情
人類使用能源在二十世紀出現重大轉變 科技巨頭特斯拉(Tesla)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銷售電動汽車和推動電能帝國,他的明確目標很明顯地是要讓整個人類社會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時間推回二十世紀,人類...
-
若在各國建立碳捕集網絡,就足以扭轉全球約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巴黎協定」規定地球氣溫上升幅度要在攝氏2度內 如果我們希望能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提出的氣候目標,那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扭轉地球過去所有的碳排放量。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UNFCCC第21屆締約方大會(...
-
我們若持續有效地控制全球碳排放量,氣候可能會在幾十年內呈現穩定狀態
20世紀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已增加0.6℃ 在樂觀的氣候變化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給出一個非常有希望的結論:全球氣溫上升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會在幾十年內穩定下來。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為活動如工廠與汽機車排放廢氣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濃...
-
聯合國表示各國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的封鎖政策只是暫時性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10年以來的最低碳排放量 聯合國表示自從去年底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有許多國家採取封城的政策,倡導人們最好呆在室內,以及減少汽車或飛機等各種交通方式,沒想到當人類減少交流之後,一直以來造成地球危害的溫室氣體排放明顯...
-
氣候暖化在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封鎖之下得到明顯的趨緩
碳排放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7% 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許多專家們就已經開始注意到,因為疫情所執行的全球封鎖似乎讓全球碳排放量大幅下降。倫敦東安格利亞大學丁道爾氣候變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疫情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衝擊,指...
-
溫室效應加速碳排放,美國預計未來將會釋放2,300億噸碳量
「土壤碳固存」現象 如果地球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水平溫度高出攝氏2度,就可能引發更多目前長期封存在土壤當中的災難性碳排放。土壤為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而將碳以不易分解的形式固定、儲存於土壤中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土壤碳固存...
-
習近平宣布將實施碳中和來擴大對全球氣候的貢獻
擴大對於《巴黎協定》的貢獻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意外宣佈中國計劃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習近平承諾中國將透過採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擴大國家對於《巴黎協定》的貢獻,並敦促各國追求「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的綠色復甦」。...
-
2019 年全球燃煤發電減少,有效降低碳排放量達 30 年最大降幅
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智庫 Ember 發表一項全球發電報告,當中顯示去年全球電力系統的碳排放量下降了 2%,是近 30 年來最大的降幅。歸因於去年的燃煤發電量下降了 3%。 燃煤發電量下降 該報告指出,中國對燃煤電廠的依賴...
-
全球 1.1 萬名科學家連署提出地球進入「氣候警急狀態」
全球超過 11,000 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聯合起來,向全世界呈遞了一個重要的訊息:「若是我們不在生活中做出迅速、深遠且長久的改變,巨大人類災難很快就會到來。」 再次呼籲 40 多年以來,全球的科學家一直警告著逐漸逼近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