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百態
-
秘魯阿爾托馬約地區發現27個新物種,「水滴頭」甲鯰引關注
2022年,保育國際的生物學家在秘魯阿爾托馬約地區進行了一次為期38天的生物多樣性調查,記錄了2,046個物種,發現27個新物種和49個瀕危物種,展示了該地區的高生態價值。新物種包括一種「水滴頭」甲鯰(Chaetosto...
-
科學家發現:豹的咆哮聲可辨別個體,有助保育研究
豹(Panthera pardus)因棲地喪失和人類衝突,被列為IUCN紅色名錄中的易危物種。然而,豹的孤獨與夜行特性讓研究牠們的族群分布與行為變得困難。近日,一項創新研究發現,豹的咆哮聲具有獨特性,可準確辨別個體,為其...
-
數量爆增!地松鼠掠食田鼠行為首次被觀測
加州Contra Costa郡Briones地區公園中,地松鼠(California ground squirrels, Otospermophilus beecheyi)從素食者變成掠食者,開始捕殺並啃食田鼠(Micr...
-
不只千年而已!人類與巨型哺乳動物曾共存上萬年
最新研究顯示,早期人類或許在美洲與巨型動物(如巨型地懶和乳齒象)共存了數千年,而非迅速將牠們獵殺至滅絕。這些發現挑戰了過去的「更新世大屠殺」假說,並改寫了人類在美洲的起源故事。 現代樹懶的祖先體型巨大,重達 4 噸,擁有...
-
阿根廷發現最早的單窗翼龍物種,改寫恐龍時代飛行生物史
科學家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丘布特省,發現了一種全新翼龍物種,命名為 Melkamter pateko(Melkamter意為「有翅膀的蜥蜴」,其化石年代追溯至早侏羅紀晚期(約1.84至1.74億年前),是迄今發現的最早單...
-
日本文化與科技交織:動物與藝術的極致呈現 Art Aquarium即將盛大開幕
金魚,作為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其優雅游姿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 Art Aquarium® 展覽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這場獨特的展覽不僅展現了金魚文化與藝術的交融,更體現了現代科技與動物福祉的結合。展覽背後,是一支由15人組成...
-
古生物學家證實哺乳動物祖先起源於熱帶地區
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馬略卡島發現了一種新的早期獸孔類動物化石,這種長著「長劍牙」的遠古掠食者生活在大約 2.7 至 2.8 億年前 的晚二疊紀,顯示獸孔類(Therapsids)可能起源於熱帶地區,而非溫帶,改寫了我們對哺...
-
動物學家證實狗狗確實可以「聲音認人」
匈牙利羅蘭大學(ELTE)動物行為學系的研究首次證實,狗能根據預錄的人類聲音辨識出熟悉的人,展現出聲音辨識「個體層級」的能力。這項研究發表於期刊《Animal Behaviour》。 過去的研究已證明狗對人類聲音中的特定...
-
「侏羅紀怪牙小霸王」:史上最奇特的三齒尖爬行動物現身!
古生物學家在英國發現了一種擁有奇特牙齒結構的古代爬行動物,學名 Threordatoth chasmatos,生活在 2.2 億年前的晚三疊紀,堪稱「侏羅紀時代的牙齒設計師」。這項發現不僅讓科學家驚艷,也揭示了遠古生物如...
-
蕨類植物能「逆向演化」
演化的過程常被形象化為從簡單到複雜的線性進展。然而,近期研究顯示,蕨類植物在演化歷史中曾「逆向演化」,返回到更簡單的生殖策略,挑戰了演化總是朝著更高階或更複雜方向發展的傳統觀點。 演化並非單行道 演化的核心是適應環境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