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百態
-
蟒蛇腸道現神秘「骨頭消化細胞」,揭開蛇類全骨吸收之謎
近期《實驗生物學期刊》發表一項來自蒙彼利埃大學(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Lignot 教授團隊的新發現,揭示了緬甸蟒(Python bivittatus)腸道中存在一種前所未見的「消化骨頭」細...
-
科學家發現黑猩猩流行起「草葉耳飾」潮流
人類喜歡跟隨潮流,動物也不例外!烏特勒支大學與杜倫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尚比亞的奇姆馮希野生動物孤兒院,觀察到一個奇特的黑猩猩流行趨勢:某些黑猩猩竟然開始在耳朵或臀部插上草葉做為「裝飾品」。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時尚」行為,...
-
用「看」的就能回想路線 科學家揭開山雀如何用眼神喚醒大腦地圖
你以為鳥兒找食物時只靠本能亂飛嗎?其實牠們的大腦在運算「地圖」的能力超乎想像。哥倫比亞大學祖克曼腦行為研究所的團隊,最近針對北美常見的黑頂山雀進行創新實驗,證實這種小鳥只需遠遠看向某個地點,大腦就能像 GPS 一樣馬上標...
-
爸爸陪伴超重要!狒狒父女情深竟能延長壽命
你以為只有人類爸爸會陪伴女兒成長嗎?其實狒狒爸爸也會,而且這樣的父女情深甚至能延長女兒的壽命! 美國聖母大學生物學家 Elizabeth Archie 團隊研究肯亞安博塞利(Amboseli)國家公園216隻母狒狒後,發...
-
新型潛水顯微鏡解開珊瑚微觀光合作用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Scripps海洋研究所團隊,開發出一款潛水員可操作的新型顯微鏡——Benthic Underwater Microscope imaging PAM(BUMP),首次...
-
新化石證明魷魚1億年前即主導海洋
魷魚作為現代海洋中最具多樣性且廣布的頭足類動物,扮演著掠食者與獵物雙重重要角色。然而,魷魚的演化起源一直因軟體動物化石稀少而難以釐清。傳統上,科學家認為魷魚在6600萬年前白堊紀末大滅絕後才快速分化,因早期化石紀錄多侷限...
-
中國發現二疊紀新型食草四足動物銀山龍
中國古生物學家近期在山西與內蒙古發現並命名了一種二疊紀晚期的新型食草四足動物——銀山龍(Yinshanosaurus angustus)。該物種屬於帕列龍類(Pareiasauria),生活於2.59至2.54億年前的超...
-
極端高溫顯著提高寵物犬死亡風險,假日影響尤為明顯
近期台灣多地持續高溫、熱浪頻傳,不僅人類健康受到威脅,寵物犬也正面臨嚴重的生存挑戰。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領銜的研究團隊,最新分析20年來當地獸醫診所的病例數據,發現高溫熱浪顯著提升寵物犬的死亡風險,且假日與週日...
-
黑猩猩媽媽社交圈愈大,孩子存活率愈高
一項來自杜克大學的新研究指出,黑猩猩媽媽在懷孕前一年與其他雌性的社交連結愈緊密,寶寶存活機率就愈高,即使身邊沒有至親也一樣受益。這項發表於《iScience》的成果,來自坦尚尼亞貢貝國家公園野生東部黑猩猩(Pan tro...
-
創新分析技術揭曉史前浮游生物「逐日」適應能力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科學家近日開發出一套全新的化石分析方法,首次實現對數百萬年前生物如何因環境變動進行「日常」層次適應的精細解析。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不僅有助於揭開環境變遷對生物性狀與演化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