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
科學家研究500年鳥類滅絕歷史,助保育努力升級!
自1500年以來,已有216種鳥類滅絕,這一過程與鳥類的生物特徵息息相關。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了一項分析,系統性地探討了鳥類的各種特徵與滅絕時間之間的關係,這是首次從時間角度研究鳥類滅絕模式。該研究發表在《鳥類...
-
新型環保塑膠:可完全分解、不留微塑膠!
科學家們又開發出一種超厲害的新塑膠,據說不僅可以完全回收,還能在海水和土壤中分解,絕不留下微塑膠垃圾!這聽起來像是對抗塑膠污染的終極武器,但之前也有不少類似的「希望之星」讓人空歡喜一場。所以,這次真的靠譜嗎?讓我們一起看...
-
科學家找到新方法:把二氧化碳變成甲烷!
你知道二氧化碳(CO₂)除了讓地球發燒,還能變成燃料嗎?最新研究發現,一種特別設計的「鎳原子催化劑(atomically dispersed catalysts)」–每個鎳原子被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通常是在某...
-
強降雨襲擊北菲,淹水超過四公尺!家家戶戶變「水中島」
在菲律賓北部,一場超級大暴雨讓洪水如猛獸般襲來,淹沒了數千棟房屋,洪水高度竟然達到四公尺!大家的房子瞬間變成「水上樂園」,但完全不歡樂。這場災難的導火線是颱風「曼宜」與馬加特水壩的聯手發威。 洪水怎麼這麼猛? 故事從颱風...
-
洛杉磯山獅成夜貓族!與1800萬人類和平共存的野生秘技
山獅(Puma concolor)本來是白天活動的王者,現在卻變得越來越像「夜貓族」,為的是避開人類這個「強勢鄰居」。根據發表於《生物保育》(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的研究,住在洛杉磯地區的山...
-
肯亞農民利用蜂箱抵禦大象入侵,並順便賺錢
如果有一天,大象在農場附近徘徊,對茂盛的農作物垂涎三尺,但突然改變方向離開了。是什麼阻止了牠們?答案是普通的蜜蜂。在肯亞,研究人員找到了方法,不用圍欄或有害的驅趕手段,就能讓大象遠離農田——蜂箱!一項長達九年的研究顯示,...
-
2024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國泰攜手加速淨零行動,青年引領永續未來
國泰金控聯合氣候智庫與政府機構,舉辦的「2024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於今天(10/18)在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式登場!本次博覽會以「勇敢淨零,共創更好」為主題,致力於讓民眾更加理解永續議題,並融入日常生活。各種互動...
-
古老種子重生:以色列復育千年滅絕「沒藥植物」
以色列的科學家成功從一顆1000年前的古老種子中復育出了一種已經滅絕的沒藥屬(Commiphora)植物,這顆種子在1980年代於猶地亞沙漠北部的一個洞穴中被發現。 這顆身份不明的古老種子於1986至1989年的考古發掘...
-
研究顯示:富有的電動車主「碳足跡」反而更大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電動車(EV)車主的碳足跡比平均人更大,原因是他們通常比一般人富有。 來自芬蘭圖爾庫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Nils Sandman、Elisa Sahari和經濟學家Aki Koponen在《PLOS Cl...
-
廢水細菌能「吃」塑膠,有望清理塑膠汙染
近年來,塑膠汙染已成為全球環境的一大威脅。然而,來自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一項新研究帶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一種常見於廢水中的細菌——康氏菌屬(Comamonas),能夠將塑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