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植物「鬼縛り」發現強效抗 HIV 新成分,有望開發成新藥
愛滋病毒(HIV)感染至今仍無法徹底治癒,尋找有效且低毒的新藥成為重要挑戰。日本東邦大學藥學部研究團隊與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合作,從俗稱「鬼縛り」(Onishibari)的植物——假瑞香(Daphne pseudomez...
-
「音速小子」基因通路主宰鳥類羽毛演化奧秘
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稱為「音速小子」( Sonic hedgehog, Shh )的分子訊息通路,在鳥類羽毛的演化與多樣性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團隊於雞胚胎發育第九天,以藥物sonidegib暫時抑制Shh訊...
-
歐洲灰狼大回歸!數量十年激增58%
曾經被獵殺到幾乎絕種的灰狼,近年竟在歐洲展現驚人的復甦能力。最新研究指出,2022年歐洲灰狼( Eurasian wolf, Canis lupus lupus )的數量已達21,500隻,比十年前的12,000隻增加了...
-
陸上循環水養殖革命性突破 「富士大西洋鮭」正式登台
在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下,水產養殖科技掀起新篇章。2025年3月20日,探索水產科技攜手挪威循環水養殖技術新創 PROXIMAR、日本丸紅水產、台灣丸紅,於桃園名人堂花園大飯店舉辦「富士大西洋鮭」上市記者會,正式宣布這款來自...
-
智利望遠鏡拍下宇宙「嬰兒照」,解開138億年前祕密
智利阿塔卡馬宇宙望遠鏡( Atacama Cosmology Telescope, ACT )最近拍攝到宇宙誕生後38萬年的高解析影像,就像替宇宙拍了張「嬰兒照片」。這些影像記錄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Cosmic Mic...
-
鈍頭鰩為何有「小」與「大」兩種身形:科學家解開百年之謎
鈍頭鰩長久以來困擾著科學家的謎團,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終於揭開了這個隱秘的面紗。鈍頭鰩在北大西洋的部分地區,無論性別,會出現兩種不同的體型。這一現象曾讓研究者困惑不已,且這個問題長達數十年無解。2025年,佛羅里達自然...
-
科學家揭曉中子星誕生質量 約1.3倍太陽質量
2025年3月18日,來自中國和澳洲的天文物理學家發現,中子星在誕生時的質量可以透過一個單峰分布來描述,這個分布在1.1倍太陽質量時開始增長,並在1.27倍太陽質量時達到高峰,然後迅速以一個陡峭的冪次法則下降。 中子星是...
-
森林碳儲存並非單純隨時間累積
由密西根大學生物站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顛覆了普遍認為隨著森林年齡增長,碳儲存量會增加的觀點。相反,研究發現森林結構、樹木和真菌群落的組成,以及土壤過程在碳固定中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 這項研究發表於《生態應用》期刊,涉及...
-
風力渦輪葉片或成未來最奇特「科技化石」
當未來的古生物學家挖掘地層時,他們可能會發現一種前所未見的「科技化石」——風力渦輪葉片。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研究指出,這些龐大的葉片由玻璃纖維、環氧樹脂和碳纖維製成,極難回收,但卻非常適合長時間保存於地層中,甚至可能存...
-
數學家破解卡谷谷(Kakeya)猜想三維版本,改寫幾何學發展
數學家來自紐約大學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團隊成功解決了一個長達數十年的幾何難題——卡谷谷猜想(Kakeya conjecture)在三維空間的版本,這項研究已發表於 arXiv 預印本平台。 卡谷谷猜想源自 1917 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