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破迷思
-
放射性碳定 揭示婆羅洲洞窟藝術的暗黑歷史
在馬來西亞砂勞越州的婆羅洲島上,希立山洞(Gua Sireh)洞穴的主要室內牆壁上佈滿了數百幅木炭畫。現在,一個由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大學兼砂勞越博物館部門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已經...
-
科技助力尋找成吉思汗墓:禁區之謎即將揭曉?
蒙古偉大的征服者、強大的領袖成吉思汗已安息800年,但他的墓地至今仍未被找到,關於其隱藏之處有諸多的傳說和理論。利用現代科技如衛星影像和地下雷達探測,科學家也在尋找這個歷史之謎的答案。 當你從北部進入中國內蒙古的鄂爾多斯...
-
「惡魔」捕獲 物理學家確認67年前預測的無質量、中性複合粒子
早在1956年,物理學家大衛·派恩斯(David Pines)有個驚人的預測,說電子在固體中可以組合,形成一種既沒有質量又無電荷的「粒子」,他給它起了個名字叫「demon」,也就是「惡魔」。雖然這聽起來很像科幻故事,但很...
-
鬼月真相大揭密:不是鬼拉腳,是科學在作怪!
鬼月是一個在中華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概念,據說這是一個幽靈和鬼魂最活躍的時期。傳統上,人們認為這個時候進行一些活動會增加意外的風險,比如在鬼月期間去玩水。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觀念背後有一些合理的解釋。 溫差與潮汐變化劇烈...
-
瘧疾寄生蟲倍增速度被嚴重高估 新研究揭露診斷背後的科學謎團
當瘧疾診斷中的錯誤估算遇上寄生蟲學,一切都將變得不再簡單。在最新一期的《寄生蟲學趨勢》(Trends in Parasitology)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們發現瘧疾寄生蟲在人體血液中的倍增率被過度估計。這一發現對於...
-
美聯社為記者設定首批AI使用規則 科技助力記者的新規範
新聞界在這幾年來有了一個新夥伴:AI!但別高興得太早,美聯社剛針對記者使用AI訂定了一套全新規則。 8月17日,美聯社推出了第一套關於記者使用人工智能的官方標準,這些新規定可能成為許多其他新聞組織的標杆。這套指導方針的發...
-
科學與信仰的交織 考古學家揭示400年前「吸血鬼童」
波蘭考古學家在Pień村附近發現了一具400年前的兒童遺骨,這具遺骨的腳上鎖著一個鐵鎖,並且臉朝下埋葬。考古學家推測這樣的埋葬方式是為了防止死者從墳墓中復活。該兒童估計死時年紀在5至7歲之間。 這座墓地位於波蘭北部城市B...
-
北市衛生局:食腦蟲感染者僅訪新北室內親水場,未至其他水域
新北市衛生局確認,一名北部30多歲女性曾兩次訪問新北市的一家室內親水場所後,遭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俗稱食腦蟲)感染,導致腦膜腦炎病逝,成為國內自2011年來首例個案。 疾管署與新北衛生單位已緊急取樣該場所的水進行檢驗,...
-
韓國超導低溫學會:LK-99未具邁斯納效應,不能說是超導體
韓國超導低溫學會驗證委員會於8月3日對室溫超導體LK-99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表示該物質尚未展現出超導特性中的重要現象——「邁斯納效應」。邁斯納效應是超導體的獨特特性之一,它使超導體能夠排斥外部磁場,呈現出無阻電流傳輸的奇...
-
出生贏在運氣 ? 化學、幸運、基因 缺一不可
卵子受孕的過程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場競爭遊戲,只有最快、最強的精子才能成功受精,成為幸運的贏家。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女性在受孕的最後時刻,其卵子實際上會挑選合適且有點運氣的精子,而不僅僅是讓最快的精子獲得勝利。 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