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熱帶湖泊變綠,科學家警告恐威脅生態與居民健康
位於非洲的維多利亞湖是全球最大熱帶湖泊,跨越三個國家,為超過4,700萬人提供水源與食物。然而近年該湖卻日益呈現不自然的綠色,原因在於湖中大量出現有害藻華(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尤其以藍...
-
最新調查顛覆傳統宇宙模型:暗能量可能隨時間改變
現代宇宙學的標準模型「ΛCDM 模型」認為,宇宙約 70% 成分為暗能量,它以「宇宙常數 Λ」的形式存在,是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且其能量密度始終維持固定。然而,最新的暗能量調查(Dark Energy Surve...
-
澳洲科學家研發「液態觸媒」,化學製程速度提升10萬倍
澳洲蒙納許大學、雪梨大學與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最新研究發表重大突破,研發出一種液態觸媒技術,有望全面革新化學工業的製程,大幅提升生產速度、安全性與永續性。 研究團隊將鈀(palladium)溶解於液態鎵(liq...
-
最新研究發現:經常吃優格可能有助降低腸癌風險
近期一項研究指出,經常食用優格可能有助於降低特定型態腸癌的風險,尤其是某些較具侵襲性的結直腸癌。研究團隊分析超過 15 萬名參與者數十年來的健康資料,發現每週吃兩次以上優格者,其罹患特定腸癌的風險較低。該癌症多位於結腸右...
-
1.1萬年前的古人類面部骨骼在西班牙發現,歐洲最早居民面貌揭曉
2025年3月,科學家在西班牙阿塔普埃卡山脈的西馬德埃萊凡特(Sima del Elefante)遺址發現了1.1萬年前的古人類面部骨骼碎片,這一發現被認為是西歐最早的人類面部化石,為研究早期歐洲人類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
「藍色區域」居民真能活得比較久嗎?學者出現質疑聲浪
多年來,所謂的「藍色區域」(blue zones)吸引了大眾與科學家的目光。這些地區如日本沖繩、希臘伊卡利亞島、義大利薩丁尼亞島,以及哥斯大黎加尼科亞半島,據說當地居民透過健康飲食、積極的生活方式及緊密的社交連結,達成極...
-
素肉真的好吃嗎?盲測研究揭曉真相
面對超市中琳瑯滿目的肉類與素肉產品,你會怎麼選?美國食品研究機構 Nectar 最新進行了一系列盲測,評估素肉品牌的味道是否能與真正的肉類媲美。研究針對超過2,000名定期吃肉的消費者,於紐約和舊金山進行了味覺測試,受測...
-
尋找36年終現曙光,JWST首次捕捉海王星極光
這顆冰巨星正式加入了擁有極光的行星行列,完成了太陽系所有八顆行星的極光圖鑑。 自36年前首次發現海王星有極光跡象以來,天文學家終於首次捕捉到海王星的極光。得益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協助,這顆行星難以捉摸的...
-
好奇號在火星泥岩中發現長鏈碳分子
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Curiosity Rover)在火星 Gale 隕石坑的 Yellowknife Bay 地質區域,從一個名為 Cumberland 的泥岩樣本中,發現了三種長鏈碳分子:癸烷(C10H22)、十...
-
科學家警告:鋰礦開採用水量大大被高估
根據麻省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的新研究,鋰礦開採對水資源的需求遠高於原先的估計,並顯示目前常用的水資源模型大大高估了可用水量及其環境影響。這項研究發表於《地球與環境通訊》期刊,解釋了比先前預期更少的水可用於鋰的開採。 鋰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