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解碼
-
父母更偏愛女兒和乖巧孩子
最新發表於《Psychological Bulletin》的研究對19,469名受訪者進行分析,揭示了父母對子女差異待遇的偏愛模式。研究指出,父母更傾向於偏愛女兒和性格較和善(agreeable)及盡責(conscien...
-
黑猩猩也會「一起尿尿」:首次確認尿尿行為具有傳染性
你可能聽過朋友結伴上廁所的情景,甚至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黑猩猩也有類似的行為,而且首次被科學證實具「傳染性」!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熊本保護區觀察了黑猩猩的行為長達600小時,記錄了1,328次排尿事件,發現當一隻黑猩猩...
-
從眾與反從眾:文化潮流與社會極化的背後規律
每次看到流行的「必買單品」,你會跟風下單,還是堅持不被潮流牽著走?事實上,從眾與反從眾的選擇無時無刻不在塑造我們的文化世界。最近,科學家們用數學模型模擬了這種現象,試圖解釋文化趨勢如何形成,甚至為何會出現社會極化。這項研...
-
為什麼章魚的每條手臂像有自己的頭腦?
觸手中央藏著類似脊髓的神經系統! 大家都知道章魚很厲害,對吧?牠們不僅聰明,還有三顆心臟,眼睛像稜鏡一樣精密,甚至皮膚還能「感光」。但最神奇的地方,莫過於牠們的八隻觸手,幾乎各自為政,能同時處理多件事,讓人類望塵莫及。 ...
-
多巴胺如何「分工合作」影響動機與學習?
多巴胺這個「神經界明星」是讓我們充滿動力,還能學會從經驗中獲益的關鍵!雖然它的重要性早已是科學界的共識,但它是如何在大腦中運作的,一直像場「腦內偵探遊戲」。近日,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Neur...
-
鳥類繁衍策略是如何從「一夫多妻」轉到「單配偶」制?
萊斯大學的研究揭示了鳥類的繁殖行為如何塑造物種的演化及其生存策略。研究發現,雄性進行炫耀展示而不形成持久配偶關係的「炫耀求偶」(lekking)是一種演化穩定的策略,而以資源保衛吸引配偶的「資源防禦多配偶制」則高度不穩定...
-
黑猩猩的堅果敲擊技術展現工具使用能力
博蘇山保護區(Bossou Hills Reserve)的黑猩猩展現了高超的工具使用能力,用石頭敲開油棕堅果獲取營養,但並非所有個體都擅長這項技術。一項長達25年的研究揭示,不同黑猩猩的敲擊效率存在顯著差異,部分個體能更...
-
說故事的科學:找到人生意義與職場成功的秘密
你是否認識那種能把買牛奶這種瑣事講得妙趣橫生的人?或者反之,經歷驚天動地事件的人卻講得平平無奇?說故事的能力,這項看似普通但常被忽略的技能,其實在心理學和職場中有著重要作用。 最新研究指出,擅長說故事的人往往擁有更高的生...
-
紅色服裝的競爭優勢在格鬥運動中已逐漸消失
過去研究指出,穿紅色裝束能為格鬥運動員帶來競爭優勢。然而,杜倫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這種優勢在近年已不復存在。研究團隊分析了1996至2020年奧運會和2005至2021年世界拳擊錦標賽的6,500多場比賽結果,聚焦於拳擊...
-
「單身一輩子真的比較孤獨嗎?」研究解開性格與滿意度差異
一項發表於《心理科學》的研究發現,終生單身者在性格特質和生活滿意度上與有伴侶者存在明顯差異。研究涵蓋7萬7000多名50歲以上的歐洲人,結果顯示,終生單身者在外向性、嚴謹性和對新體驗的開放性得分均低於伴侶者,且生活滿意度...